姜十片,水二盏,煎至七分。按五色俱带赤,乃血之本色。
其气从伏藏中透出,如一缕之烟,一线之泉。夫于春言长滑,则于秋言短涩可知,于冬言沉实,则于夏言浮虚可知。
短脉气促,故曰病。余作湿郁处治,用平胃散,倍苍术,加半夏、茯苓、白术、川芎、香附、木通、砂仁、防风、羌活,加姜煎服。
量病轻重,增至五七丸。或热或湿,筋脉纵弛,而软弱无力也。
或热甚,必急须下者,使服四五十丸。脉来洪盛,如涌起而曲也,言其大而有力。
少顷药力既胜,自然宁帖。都作一服,可百丸,五更用百劳水下,取恶物为度,服白粥十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