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曰、血弱气虚,腠理受邪,阴阳相胜,邪正相争而作矣。如津液为风暑湿气所干,外凑皮腠,则为自汗。
凡疮家虽身疼痛,不可攻其表。无豆者,豉亦可用。
先富后贫,病从外生,名曰失精。因而大怒,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。
夜则坐于风而卧于露也。虽然大行酷热,暑毒中人,酝酿而为痢,必须以苦寒之品解之,盖有之矣,而认为一定之常例则不可,是又在参证与脉而酌夺也。
先热后寒者,知其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也,则以疏卫之剂兼以和营。外感者,其气多滞,当于散邪中兼利气。
注云∶去腹五寸,故曰之。因而损气,气衰则精虚,精虚则火旺,即内经所谓阴虚生内热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