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便软,泻心汤,胃气虚而冲脉逆也。利者,热盛也。
本经呕吐者,入半夏、姜汁。咳而呕,心烦闷不眠者,水气也,猪苓汤。
或喘满,气逆而上奔,自利柔脱而夺下,皆为逆也。其停饮者,由饮水过多,停留心下,心火畏水,不能自安而为悸也。
表证未罢,毒瓦斯不散,故有发斑之证。舌卷囊缩者,死。
射于肺为喘,为咳;留于胃为噎,为哕;溢于皮肤为肿;蓄于下焦为癃;渗于肠间则为利下,皆饮水多之过也。又有初病起,外感寒邪,内伤生冷,内既伏阴,内外皆寒,或本真阴,误投凉药,使阴气独盛,阳气暴绝,以致病起手足厥冷,腰背强重,头眼眶痛,呕吐烦闷,下利腹痛,身如被杖,六脉沉细,渴饮不下。
阳明病,口燥欲漱水不咽者,必衄,黄芩芍药汤;漱水不咽,发狂,轻者犀角地黄汤,甚者抵渴者,里有热也。吐者,无声而但出物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