盖脏腑之火,静则治,动则病,动则生风,风生热也,故取其静以镇之。鸡黄赤而居内,驴皮黑而居外,法坎宫阳内阴外之象,因以制壮火之食气耳。
实中有虚,虚中有实,又阴阳更盛更虚之义。非虻虫、水蛭,不胜其任也。
若误治后,不见半表半里证而发谵语,是将转属阳明,而不转属少阳矣。至七八日热除身凉脉迟为愈,乃反见胸胁苦满而非结胸,反发谵语而非胃实,何也?
此又当益津液、和营卫,使阴阳自和而汗出也。 生姜者,用以散四肢之水气,与肤中之浮热也。
伤寒以阳为主,阳消阴长,故难治。名为火邪。
若妄汗之,则肾液虚,故躁;心液亡,故昏昧而愦愦;胃无津液,故大便燥硬而谵语也。烧针后宜有脱文。